自闭症儿童的感统训练
1.自闭症的概念
自闭症(autism),又称孤独症,主要起源于婴幼儿时期的严重的广泛性发展障碍(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);最先提出“自闭症”(autism)概念的是John Hopkins大学医院医生L.Kanner。自闭症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特异性发展功能障碍,其核心特征是社交、交流和想象缺损,并伴有刻板重复举动,个别还表现出其他行为特征(如自残、多动等),许多患者学习困难,智力低下,认知功能滞后等。
堪纳的定义:1943年,美国约翰.霍布金斯大学的堪纳医生根据对他所收治的11名行为古怪的儿童的长期观察,第一次对自闭症(Autism)下了定义,归纳了这些儿童的行为特征:
第一,这些孩子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;
第二,这些孩子对生活中的同一性有着近乎强迫性的执着;
第三,这些孩子几乎没有语言或极少语言,或者只发出一些无沟通意识的声音;
第四,他们有正常的智力,有的甚至有超常的智力,如过人的记忆力等等;
第五,他们的外表是正常的,甚至是吸引人的;
第六,发病期通常是在幼儿期;
堪纳把这种状态称为“早期儿童自闭症”(early infantile autism),“Auto”源自希腊文是自我之意,意思是指这些孩子看起来就像是把自己的世界封闭起来一样。
2.感觉统合的概念
感觉统合理论(Sensory,Integration Theory)首先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(Ayres.J.)博士于1969年提出的,她结合脑功能、爱尔丝职业治疗及实验的研究,指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人组合起来,经大脑整合作用,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,并作出反应,经过感觉统合,神经系统的各个组成元素才能协调工作,顺利使个体与环境接触[1]。当反之称为感觉统合失调(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)。这个理论认为,人体对环境所做出的任何一次反应,都是以感觉输入为前提条件,而反应的形式、程度等,则与大脑的统合作用有关。感觉统合能力主要包括五个项目:
(1)前庭感:主要指大肌肉及平衡,包括身体的大运动能力(粗大运动)与身体的平衡性;
(2)触觉感:主要指触觉过分敏感与触觉过度迟钝;
(3)本体感:主要是身体的协调配合能力、身体的自我控制能力,精细动作等方面;
(4)学习能力:主要是指学习能力发展就差或学习困难;
(5)大年龄的特殊问题。
3.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
感觉统合训练,是利用个体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可塑性,通过听觉、视觉、基础感觉、平衡、空间知觉等方面的训练,刺激大脑功能,促进脑神经细胞发育,使受试者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感觉,从而作出正确反应的一种训练方法。
4.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
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5个方面:
(1)神经系统的可塑性;
(2)神经系统的分工;
(3)神经系统的分工;
(4)适应性行为;
(5)内驱力;
5.自闭症儿童病症诊断
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,他们的感觉统合技能并没有像正常儿童那样得到完善的发展,反而出现了一定的缺陷。他们的感觉统合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:
(1)身体运动协调障碍。这种障碍指身体运动的协调能力存在问题并导致运动障碍。Ayres认为运动协调不良是感觉统合障碍所致;学习困难儿童较正常儿童更为多见。
(2)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。这种障碍主要涉及视知觉问题,一方面可能与躯体感觉过程有关,另一方面与大脑右半球的功能有关。这类障碍在儿童可表现为对空间距离知觉不准确,左右分辨不清,易迷失方向。
(3)身体平衡功能障碍。这可能与前庭功能障碍关系密切。研究发现,学习困难儿童可能前庭功能未见下降,但他们往往对前庭刺激的统合存在问题。
(4)视听觉语言障碍。这与前庭平衡功能统合障碍有关,儿童表现出语言发展迟缓,语言表达功能不佳。
(5)触觉防御障碍。这与心神不安或活动过多有关。
对这类儿童进行触知觉检查时,他们常常表现出躯体和情绪反应出过度防御的病症。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着上述几种表现的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。在患儿中轻度失调率为13.18%,重度失调率为86.12%,总失调率达到96.17%。这远高于一般儿童14%的感觉统合失调率。尽管感觉统合失调并非孤独症特有,但这种异常的发生率在孤独症中还是相对较高。
6.自闭症儿童的感统训练原则
(1)快乐体验原则:训练当中要让儿童感到快乐而不是压力;
(2)儿童主角原则:训练中以儿童为主,老师和家长应当尊重和听取儿童的选择及建议;
(3)注重刺激原则:通过在可以控制的环境下给儿童以适当的感觉刺激,从而改进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,使儿童能作出适当的反应,不要教孩子如何做怎样做,应该让孩子自己来思考自己选择;
(4)积极反馈原则:在训练期间,应当让孩子给与积极的回馈,训练的同时了解孩子对训练项目的感受以及态度;
(5)鼓励表扬原则:对孩子的态度要多些鼓励、奖赏、表扬、夸赞,不应该有训斥、体罚、批评等负面的行为,让孩子不断地建立信心,同时与孩子分享成功后的快乐。
(6)恰当安全原则:在执行训练过程中,可根据孩子具体情况例如体力、爱好、兴趣、注意力等方面作出恰当的调整。
7.自闭症儿童的感统训练及治疗方法
感统训练的方法:以自闭症孩子现有的感觉运动发展状况为依据,有意识地选择适当的感觉统合训练内容,将帮助开发自闭症儿童的潜力,促进孩子们能够充分、多面的发展。总而言之,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训练:
(1)前庭系统:还不会走的婴幼儿,可由两个大人用毯子造成摇摇床,让孩子躺或趴在其中摇晃;把棉被枕头弄成小山坡,让孩子来回滚爬;利用安全的桌椅及家中较空广的空间,让孩子钻爬(请注意安全设施的铺排)。若孩子已经会走会跑,可以进行跳床、跳箱练习或各种跳跃游戏,也可带孩子到外面空间玩一些简单游戏(如:折返跑);也可以利用小区内的资源(如:公园中的滑梯、秋千、跷跷板等等),让孩子充分获得活动的机会,从中获得刺激。
(2)本体觉系统:凡是身体需要出力气的活动,都是本体觉活动。所以带孩子去超市时,可以由孩子负责提东西(内置物品重量勿过重);需要出门时,走个2-3层楼梯让身体活动量增加;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事,如:擦桌子、扫地,让小朋友全身处理来获得本体觉刺激。
(3)触觉系统:幼儿的皮肤需要有经验不同触觉刺激,在训练过程中,可以让幼儿接触不同材质的物品,或者抚摸或轻敲身体、挠痒痒、或者玩些沙、米、木屑等,可以让孩子试着只靠触觉找东西(必须是用视觉已会辨认的物品),从这些活动中加强孩触知觉敏锐度。
(4)视觉系统:视觉功能正常的幼儿,接下来就是配合认知发展视知觉,包括:在一堆物品中找到指定物(如:找出自己的衣服)、找不同处的小游戏、简易迷宫游戏、在卡片中一样位置上盖章、贴贴纸、辨认一些图案等等。
(5)听觉系统:让幼儿练习听到的声音和发音物做配对,如抽水马桶的声音、流水的声音、电吹风的声音、钢琴的声音等等。
(6)嗅觉系统:提供孩子食物时,可让孩子不用眼睛看,先猜猜这是什么,让孩子有机会练习只从味嗅觉就可判断实物为何。结论: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统合功能,而非教孩子做某一特定的活动,或学习某种运动技巧。感觉统合训练是根据活动多提出的感觉刺激之种类、性质、强度和分量,以及活动目标,对孩子的挑战性等因素来设计。
一项典型的感觉统合训练一般持续6个月,每天训练1次,每次40分钟。
8.自闭症儿童的感统训练的作用
目前对自闭症的治疗没有特效的药物,也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彻底治愈自闭症。作为多种改善训练方法中的一种,感觉统合训练也存在相应的问题,如患儿的年龄偏大时,治疗的效果会大大减弱。但是,感觉统合训练的背景清晰,理念先进。它不直接强化学习,而是避开学习,采用游戏的方式,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感到快乐,从根本上解决学习困难、多动、语言迟缓、人际关系淡漠等问题,改善感觉统合失调症的脑功能障碍和学习困难。
(1)感统训练可稳定自闭症儿童的情绪
(2)感统训练可增进自闭症儿童语言的主动性
(3)感统训练可以让自闭症儿童学会遵守规则
(4)感统训练可以培养自闭症儿童学会观察。
(5)感统训练可以培养自闭症儿童感受游戏气氛及乐趣。
(6)促进自闭症儿童触觉系统正常化:通过抚摸、挠痒痒、玩大龙球、包裹身体等游戏,增强触觉识别能力,稳定情绪,缓解紧张感。
(7)加强自闭症儿童自我调节能力:通过滑板、荡秋千等游戏,加强对自我身体的认识,保持身体控制,提高空间知觉能力,协调性和平衡能力。
(8)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
(9)提高自闭症儿童生活自理能力: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穿衣的习惯,由于自闭症孩子行为刻板,一旦帮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,孩子很容易坚持不变,教孩子生活常识,如学会排队等候,看交通指示灯,辨别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识等。